防治结合 促进眼科医学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防治结合 促进眼科医学高质量发展

    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十四五”眼科医学高质量发展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委兼眼底病学组组长许迅和多位眼科医学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就“十四五”期间我国眼科发展的相关方向和建议进行探讨,为中国眼科医学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我国眼病疾病谱发生变化,主要致盲性眼病已由沙眼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转变为代谢性、慢性、年龄相关性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底疾病的患病人数大大增加。

    “如果说眼睛像照相机,那治疗白内障就是修理相机镜头,目前诊疗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而眼底病就相当于底片,所以出现问题很难修复,不加干预会严重危害视力,是最为严重的不可逆致盲眼病之一。所以对眼底病的早筛早诊早治更为重要。”许迅强调。

    多方并重 促进眼科高质量发展

    “我国眼底疾病诊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且较为薄弱。目前全国专业眼底病医生尚不足3000名,却要面对数千万的眼底病患者。诊疗力量不足容易产生诊断延误和干预不充分,这将导致患者的治疗结局不理想,生活质量差且心理负担重。”许迅表示。“其实,眼底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充分的规范化治疗可以改变患者的治疗结局。医院应与公共卫生机构紧密结合,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主动筛查,在县级医院推广适宜技术。同时以筛查为起点,帮助各级医疗机构建立一站式规范化眼底诊疗模式,形成全国性的眼底疾病诊治网络,实现眼底疾病‘检查完整化,治疗标准化,随访规范化’,从而实现眼底疾病早筛、早诊、早治的目标。”

    许迅建议,“十四五”期间,建议实施“定政策、广筛查、强基层”三步走战略:将眼科疾病纳入慢病管理体系;关口前移,提高疾病筛查力度;加强基层眼科建设,助力我国眼底病防治工作取得胜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表示,近年来,我国的眼科疾病发生了变化,白内障的致盲率逐渐下降,眼底病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青光眼这些发病率、致盲率也在上升。需要根据中国视觉损害的病因来制定“十四五”的重点防治规划,以治病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为中心,通过节点前移,防中有治,治中有防。

    “我们呼吁一定要将眼健康纳入大健康规划,将屈光近视、眼底病等主要致盲性眼病的防治纳入‘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并且将眼底病纳入慢病筛查与管理体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常务副主任陶勇提到,顶层设计对于眼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

    将预防关口前移 提高眼底疾病知晓率

    眼底病作为不可逆致盲的首要病因,当下,我国眼底疾病患者占到了全部致盲眼病患者的54.7%,中国每年有数百万人新患眼底疾病,其中仅有10%的患者得到了正确的治疗。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表示,近十年中国致盲致残眼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随着慢病患者的增加,由于眼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发展迅速,带来了新的挑战。“十四五”期间,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眼健康和防盲应进行适应性的变化,开展“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早期眼底筛查,将眼科健康管理纳入到慢病管理计划中。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厦门眼科中心院长黎晓新表示,近年来,由白内障引起的眼部问题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我们国家在眼底病方面的疾病负担仍然比较重,尤其是知晓率低,筛查强制性较差。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高危人群的眼底筛查率,提高患者知晓率,进行多方合作,保障眼健康。

    提高基层能力打造健康中国守门人

    基层是守卫群众健康的第一道关卡,因此,加强基层眼科建设也成为我国眼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应该动员更多的医生加入到未来眼底病为主的筛查防治体系。”陶勇表示,要强化内分泌科、基层以及全科医生的眼病检查知识。通过培训基层的医生,掌握更多的眼底检查技术,运用互联网手段,将一些疑难问题进行及时转诊,加开绿色通道。

 文章标题:防治结合 促进眼科医学高质量发展

内容摘要:” 许迅建议,“十四五”期间,建议实施“定政策、广筛查、强基层”三步走战略:将眼科疾病纳入慢病管理体系;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toutiao.zhidaruanpei.com/redian/237209.html